4月9日,广东省交通集团发布消息,由国内自主研发、目前世界最大的自升平台式碎石铺设整平船“津平2”,在上海振华重工南通制造基地顺利下水。该设备成功投产,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海底隧道基础施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。
据悉,3个月后,“津平2”将航行超过1750公里,漂洋过海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—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建设现场,开展沉管基槽碎石整平施工。
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长约6.8公里,其中沉管段长约5.035公里,将由32节深埋在伶仃洋海底40多米深基槽内的沉管组成。“在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,基槽碎石整平是沉管基础质量控制重要环节之一,因此碎石整平船也是沉管隧道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设备。”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告诉记者。
据介绍,自升平台式碎石铺设整平船“津平2”是专为深中通道项目研发的专用作业船舶,长98.7米,宽63.3米,其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,负责铺设深中通道水深10-35m范围内所有沉管管节的碎石垫层,该船具有石料抛投和高精度整平作业能力,是集定位测量、水下抛石、浅水整平、质量检测功能于一体大型多功能专用装备,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海施工船舶,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先铺法碎石基床整平船。
该船下水后,将用约3个月时间完成后期舾装、设备调试,预计今年7月抵达深中通道现场。
“‘津平2’的施工管理系统由国内自主研发,实现了整套系统国产化。”该船监造组技术负责人王明亮介绍,施工管理系统相当于船舶的“大脑”,担任施工作业的“总指挥”,发出指令,协调各方同时运行。
曾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设的碎石整平船‘津平1’,所采用的施工管理系统由日本建造。在此基础上,造船团队吸取经验,通过自主研发创新,“津平2”在所有铺设施工作业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、一体化管理,在性能、规格各个方面实现全面超越,多项性能位居国际领先水平,将有效提升深中通道隧道沉管安装的工效和质量。